在编写测试计划的时候要考虑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那么到底都有哪些风险要注意呢?如何解决呢?以下列出了一些方案:
设计方面:
风险:(1)没有详细设计说明书;
解决方案:测试人员要在开发阶段对相关设计及需求文档进行分析,对大体模块功能进行分类,分析业务逻辑,在不清楚的地方及时与开发人员沟通。
风险:(2)没有统一的界面设计规范。
解决方案:与项目负责人确认测试标准。
开发方面:
风险:(1)所有模块开发没有统一设计,开发人员有自己的设计方式;
解决方案:与项目负责人确认标准方式,与标准方式不一致的地方全部以BUG形式提交。
风险:(2)需求变更开发。
解决方案:建议将需求变更形成文档,对没有文档的需求变更,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及时与开发负责人确认,并存档相关变更文档。
测试本身:
风险:(1)人力资源;
解决方案:保证稳定的人员安排。
风险:(2)硬件资源;
解决方案:事先分析测试所需硬件资源,及时申请,保证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风险:(3)版本控制;
解决方案:严格控制版本,BUG以版本为单位进行提交。在测试过程中及BUG确认阶段禁止任何代码更新。
风险:(4)测试时间不足。
解决方案:动员测试人员完成测试任务,必要时,应给予相应物质奖励。
测试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总是存在的,所以对测试风险的管理非常重要,必须尽力降低测试中所存在的风险,最大程度地保证质量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测试工作中,主要的风险有:
一、质量需求或产品的特性理解不准确,造成测试范围分析的误差,结果某些地方始终测试不到或验证的标准不对;
二、测试用例没有得到百分之百的执行,如有些测试用例被有意或无意的遗漏;
三、需求的临时/突然变化,导致设计的修改和代码的重写,测试时间不够;
四、质量标准不都是很清晰的,如适用性的测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五、测试用例设计不到位,忽视了一些边界条件、深层次的逻辑、用户场景等;
六、测试环境,一般不可能和实际运行环境完全一致,造成测试结果的误差;
七、有些缺陷出现频率不是百分之百,不容易被发现;如果代码质量差,软件缺陷很多,被漏检的缺陷可能性就大;
八、回归测试一般不运行全部测试用例,是有选择性的执行,必然带来风险。
前面三种风险是可以避免的,而四至七的四种风险是不能避免的,可以降到最低。最后一种回归测试风险是可以避免,但出于时间或成本的考虑,一般也是存在的。
针对上述软件测试的风险,有一些有效的测试风险控制方法,如:
测试环境不对可以通过事先列出要检查的所有条目,在测试环境设置好后,由其他人员按已列出条目逐条检查;
有些测试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能否将它转化为其他一些不会引起严重后果的低风险。如产品发布前夕,在某个不是很重要的新功能上发现一个严重的缺陷,如果修正这个缺陷,很有可能引起某个原有功能上的缺陷。这时处理这个缺陷所带来的风险就很大,对策是去掉那个新功能,转移这种风险;
有些风险不可避免,就设法降低风险,如“程序中未发现的缺陷”这种风险总是存在,我们就要通过提高测试用例的覆盖率(如达到99.9%)来降低这种风险;
为了避免、转移或降低风险,事先要做好风险管理计划和控制风险的策略,并对风险的处理还要制定一些应急的、有效的处理方案,如:
在做资源、时间、成本等估算时,要留有余地,不要用到100%;
在项目开始前,把一些环节或边界上的可能会有变化、难以控制的因素列入风险管理计划中;
对每个关键性技术人员培养后备人员,作好人员流动的准备,采取一些措施确保人员一旦离开公司,项目不会受到严重影响,仍能可以继续下去;
制定文档标准,并建立一种机制,保证文档及时产生;
对所有工作多进行互相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包括对不同的测试人员在不同的测试模块上相互调换;
对所有过程进行日常跟踪,及时发现风险出现的征兆,避免风险。
要想真正回避风险,就必须彻底改变测试项目的管理方式;针对测试的各种风险,建立一种“防患于未然”或“以预防为主”的管理意识。与传统的软件测试相比,全过程测试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而且还可以提前对软件产品缺陷进行规避、缩短对缺陷的反馈周期和整个项目的测试周期。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