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被证明非常适合并发编程,goroutine比异步编程更易读、优雅、高效。本文提出一个适合由Golang实现的Pipeline执行模型,适合批量处理大量数据(ETL)的情景。
想象这样的应用情景:
从数据库A(Cassandra)加载用户评论(量巨大,例如10亿条);根据每条评论的用户ID、从数据库B(MySQL)关联用户资料;调用NLP服务(自然语言处理),处理每条评论;将处理结果写入数据库C(ElasticSearch)。
由于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归纳出这些需求:
需求一:应分批处理数据,例如规定每批100条。出现问题时(例如任意一个数据库故障)则中断,下次程序启动时使用checkpoint从中断处恢复。
需求二:每个流程设置合理的并发数、让数据库和NLP服务有合理的负载(不影响其它业务的基础上,尽可能占用更多资源以提高ETL性能)。例如,步骤(1)-(4)分别设置并发数1、4、8、2。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Pipeline(流水线)执行模型。把每一批数据(例如100条)看作流水线上的产品,4个步骤对应流水线上4个处理工序,每个工序处理完毕后就把半成品交给下一个工序。每个工序可以同时处理的产品数各不相同。
你可能首先想到启用1+4+8+2个goroutine,使用channel来传递数据。我也曾经这么干,结论就是这么干会让程序员疯掉:流程并发控制代码非常复杂,特别是你得处理异常、执行时间超出预期、可控中断等问题,你不得不加入一堆channel,直到你自己都不记得有什么用。
可重用的Pipeline模块
为了更高效完成ETL工作,我将Pipeline抽象成模块。我先把代码粘贴出来,再解析含义。模块可以直接使用,主要使用的接口是:NewPipeline、Async、Wait。
使用这个Pipeline组件,我们的ETL程序将会简单、高效、可靠,让程序员从繁琐的并发流程控制中解放出来:
package main import "log" func main() { //恢复上次执行的checkpoint,如果是第一次执行就获取一个初始值。 checkpoint := loadCheckpoint() //工序(1)在pipeline外执行,最后一个工序是保存checkpoint pipeline := NewPipeline(4, 8, 2, 1) for { //(1) //加载100条数据,并修改变量checkpoint //data是数组,每个元素是一条评论,之后的联表、NLP都直接修改data里的每条记录。 data, err := extractReviewsFromA(&checkpoint, 100) if err != nil { log.Print(err) break } //这里有个Golang著名的坑。 //“checkpoint”是循环体外的变量,它在内存中只有一个实例并在循环中不断被修改,所以不能在异步中使用它。 //这里创建一个副本curCheckpoint,储存本次循环的checkpoint。 curCheckpoint := checkpoint ok := pipeline.Async(func() error { //(2) return joinUserFromB(data) }, func() error { //(3) return nlp(data) }, func() error { //(4) return loadDataToC(data) }, func() error { //(5)保存checkpoint log.Print("done:", curCheckpoint) return saveCheckpoint(curCheckpoint) }) if !ok { break } if len(data) < 100 { break } //处理完毕 } err := pipeline.Wait() if err != nil { log.Print(err) } }
以上就是golang 如何处理大数据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亿速云其它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