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科技评论消息:计算机视觉之父,华人视觉宗师 Thomas S.Huang(黄煦涛)在美东时间 2020 年 4 月 25 日夜间去世,享年 84 岁。
华人计算机视觉宗师,Thomas S.Huang(黄煦涛)先生去世!
这于计算机视觉,特别是中国计算机视觉领域,无疑是一大哀痛。 在我国计算机视觉历史上,起到关键作用的有两位重要人物,分别是:傅京孙(1930-1985)和黄煦涛(1936-2020)。
如果说模式识别之父、普渡大学的傅京孙是中国模式识别的引路人,那么也曾在普渡任教的黄煦涛则是 中国计算机视觉的“关键先生”。
黄煦涛,1936年出生于上海,1956年从台湾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在MIT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在MIT留美任教,是继傅京孙之后, 在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多媒体等领域最资深的华人科学家。1980年,黄煦涛从普渡大学转到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
他的研究在早期倾向于信息处理,他发明了预测差分量化(PDQ)的两维传真(文档)压缩方法,该方法目前已发展为国际G3/G4FAX压缩标准;此外,在多维数字信号处理领域中,他提出了关于递归滤波器的稳定性的理论。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黄煦涛的研究偏向了运动视觉,代表性工作是在80年代后期建立的从二维图象序列中估计三维运动的公式,这为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开启了新领域。
由于其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作出的开创性研究贡献,黄煦涛也被华人计算机界誉为“计算机视觉之父”。
80年代初在黄煦涛实验室进修或学习的国内学者有华北计算所的方家骐、浙江大学的顾伟康等,他们在黄煦涛实验室所见所学,为中国早期的计算机视觉的研究者们打开了一扇窗口。
在黄煦涛的学生中第一个获得教职的是他与David C. Munson共同指导的Alan C. Bovic。Alan后来在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任教,带出了数十名博士生。Alan最出名的华人学生是SSIM算法的发明人、加拿大工程院、皇家科学院两院院士、滑铁卢大学的王舟,SSIM算法是衡量两幅图像相似度指标的经典算法,在工业界被广泛应用。
另外两位培养了多名学生、帮助“黄门”开枝散叶的学生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翁巨扬和西北大学的吴郢。
翁巨杨1982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是黄煦涛最早在国内招收的博士生,在1989年于黄煦涛编著《Motion and Structure from Image Sequences》,之后转向“计算自主心智发育”与机器人领域,他在1992年的Cresceptron项目中提出的两个技巧“数据增强”和“最大化池”被广泛应用至今,对CNN的演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吴郢则1994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后来到UIUC黄煦涛门下攻读博士,毕业后在西北大学任教并培养出了包括前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华刚在内的多名学生。吴郢和华刚均担任过计算机视觉顶会CVPR的程序主席(PC),吴郢是CVPR 2017的PC,华刚是CVPR 2019的PC。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华人影响力日盛,近年来担任CVPR主席和程序主席的华人不断增多,但在2017年之前担任过CVPR PC这一反映学术能力的职位的华人的不过寥寥数人。黄煦涛本人是首位担任 CVPR 程序主席(1992)的华人。第四位担任CVPR程序主席(2012)的华人是罗切斯特大学的罗杰波。罗杰波也是“黄门弟子”,他在纽约大学水牛城分校读博时导师则是他在中科大的学长、黄煦涛的另一位学生、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陈长汶。
除了学术界,黄煦涛还有多名弟子进入产业界,当中佼佼者包括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计算机系教授、华为诺亚方舟计算机视觉首席科学家田奇、联想集团CTO芮勇、文远知行CEO韩旭、原360集团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依图科技首席技术官颜水成、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等。黄煦涛还积极提携后辈,李飞飞的第一份教职就来自黄煦涛的积极推荐,计算机视觉大牛马毅在博士毕业后曾在UIUC与黄煦涛共事,也是同样深受黄煦涛的影响。 黄煦涛在计算机视觉(特别是华人计算机视觉)的影响可见一斑。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可以说 CV 领域几乎每一位有所成就的华人学者与黄煦涛或多或少都有联系,Thomas S.Huang 俨然已是华人视觉领域的一座灯塔。
灯塔永不灭,照耀每一个志在CV大航海时代梦想在心、愿有作为的年轻人,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黄先生千古。
https://www.toutiao.com/i6820062015332024846/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