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中国IDC产业神秘面纱
IDC作为互联网价值产业链的其中重要环节,伴随着互联网发展需求而迅速成长,与整个互联网信息化的基础与应用紧紧地扣在一起。中国的IDC始于1999年,当时发展速度异常迅猛,不到几年时间,全国各地的IDC服务商呼啸式地蔓延并投入运营。
走过数据中心
IDC运营商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为核心的电信级运营商;第二类则是通过与中国电信等电信级运营商参股合作,从而拥有电信网络资源的企业级运营商,其中以世纪互联为代表;而第三类准确来说应该称之为“IDC服务商”,他们则是以通过与电信运营商或企业运营商,合作或租用其机房与带宽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充当着“二房东”的角色。这类服务商数量最多,即使发展至今,他们依然充斥着国内的IDC市场。
由于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加上国家政策上的监管缺乏,导致IDC行业的入行门槛过低,许多微型企业甚至是个人都纷纷垂涎这半壁江山。于是越来越多的正规的、非正规的IDC服务商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这些服务商本身并没有多少技术壁垒,多半都只是进行着“低买高卖”的交易,他们纷纷无视行业规则,一味降价试图与其他运营商抢夺客户,在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市场价格打压之下,其直接结果就是供过于求,市场还没有成形,行业规范却已被破坏。
直至2008年,整个IDC行业承受了空前的压力,政府大规模的整顿与清查调整、电信的重组所带来的门槛提高、金融风暴的洗礼,长期以来的市场泡沫终于破开,其中的水分也随之压榨而出。“二房东”们或卷款潜逃、或转行、或宣布倒闭,然而这些对于真正有实力的运营商来说,是“危难”,更是“机遇”。从某方面来看,对于整个IDC行业来说也只是“塞翁失马”,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IDC产业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国内IDC基础业务仍占首位
据CNNIC的调查报告,中国近年来的互联网产业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截至今年年初网民总数已达2.98亿,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市场。实际上,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并不能算非常成熟,碍于基础设施,政策等限制,互联网应用目前也仅是冰山一角。
据调研机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部分企业或个人用户对于数据中心的认识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对专业咨询服务认知度稍显不足,IDC业务的主要收入仍以基础设施服务为主,其比重高达70%以上。随着网络视频、电子商务的近年来的火爆发展,用户对于带宽、存储及网络安全性有了更高度的重视,在这些方面的投资份额也越来越高,视频网站往往每年80%的经济支出都花费在了带宽与存储之上。增值业务近年来虽有增长趋势,但其份额目前仍然较少。
国内IDC行业发展趋势
预计在未来,IDC增值业务将正式大展拳脚,接下来3年内主要以带宽确保、代维服务和
CDN异地镜像加速服务为主;而在未来10年内,以云计算为主的聚合型分布式网络数据存储、高度整合的刀片和虚拟化以及网络安全市场将开始迅速成长。电子商务、3G等实际应用也会陆续到来并受到关注,IDC的春天才刚刚开始。
据预测,随着3G建设的推进与“三网融合”的进程,以及电子商务、语音和视频等多网融合的应用日益火爆,与其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将有望成为IDC行业的新增长点,企业内部应用也将日益发展为外包业务。
现代数据中心的发展之路
IDC行业是网络服务提供行业,其行业兴衰与其服务和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笔者相信,在同质化的市场,走差异化的经营才是IDC运营商们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对于目前的IDC运营商们来说,最需要的无非两个字——“专注”与“创新”。
“专注”
目前混乱的格局之下,应走细分市场路线对于运营商们来说转型的主要方向。清晰自己的定位,多方面发展,但要在某一领域形成自己的优势,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可以看到目前某些细分领域的IDC企业都陆续攻城略地,成立了自己的品牌势力,有专注于虚拟主机的、也有专注于增值外包的。
“创新”
全球数据中心专家曾经就对2009年IDC行业的发展进行了预测,他们认为,2009年是数据中心技术创新的一年。他们希望这种技术创新将缓解、甚至可能解决当前的数据中心的一些挑战。
纵观市场,产品与服务类别都趋向大同。真正能在最后在数据中心行业内占据一席之地的,必然是有技术、肯钻技术、有创新想法与头脑的优秀运营商。通过注重用户体验,不断在技术和服务上研发、创新,将自己的业务规范化、人性化、专业化的企业,最终在获得用户口碑的同时,更能入手大量的钞票。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的IDC企业会逐渐从运营商向服务商发展,而不断创新的优质服务终将成为IDC企业一绝胜负的关键。IDC行业未来的取胜之道,将取决于IDC服务商是否能充分满足用户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多元化的网络数据优质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