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您好,登录后才能下订单哦!

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
其他方式登录
点击 登录注册 即表示同意《亿速云用户服务条款》

系统线程的实现原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10-25 14:53:15 来源:亿速云 阅读:169 作者:iii 栏目:编程语言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系统线程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在日常操作中,相信很多人在系统线程的实现原理是什么问题上存在疑惑,小编查阅了各式资料,整理出简单好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对大家解答”系统线程的实现原理是什么”的疑惑有所帮助!接下来,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各种操作系统均提供了线程的实现(内核线程),线程是 CPU 进行工作调度的基本单位
线程是比进程更轻量级的调度执行单位,线程的引入,可以把一个进程的资源分配和执行调度分开,各个线程既可以共享进程资源(内存地址、文件I/O等),又可以独立调度(线程是CPU调度的基本单位)。而编程语言一般都会提供操作内核线程的 API, Java 也不例外。
操作内核线程的模型主要有如下三种:
  1. 使用内核线程(1:1 模型)

  2. 使用用户线程(1:N 模型)

  3. 使用用户线程 + 轻量级进程(LWP)(N:M 模型)

基础概念复习     

我们先复习下操作系统中的几个关键概念:

  • 内核线程 KLT:内核级线程(Kemel-Level Threads, KLT 也有叫做内核支持的线程),直接由操作系统内核支持,线程创建、销毁、切换开销较大
  • 用户线程 UT:用户线程(User Thread,UT),建立在用户空间,系统内核不能感知用户线程的存在,线程创建、销毁、切换开销小
  • 轻量级进程 LWP:           (LWP,Light weight process)用户级线程和内核级线程之间的中间层,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操作内核线程的接口的实现 。
  • 进程 P:用户进程 

操作系统的三种线程模型

下面依次介绍三种线程模型:

内核线程模型:

内核线程模型即完全依赖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内核线程(Kernel-Level Thread ,KLT)来实现多线程。在此模型下,线程的切换调度由系统内核完成,系统内核负责将多个线程执行的任务映射到各个CPU中去执行。

程序一般不会直接去使用内核线程,而是去使用内核线程的一种高级接口——轻量级进程(Light Weight Process,LWP),轻量级进程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线程,由于每个轻量级进程都由一个内核线程支持,因此只有先支持内核线程,才能有轻量级进程。这种轻量级进程与内核线程之间1:1的关系称为一对一的线程模型。         

系统线程的实现原理是什么


  • 用户线程模型:

    从广义上来讲,一个线程只要不是内核线程,就可以认为是用户线程(User Thread,UT),因此,从这个定义上来讲,轻量级进程也属于用户线程,但轻量级进程的实现始终是建立在内核之上的,许多操作都要进行系统调用,效率会受到限制。

    使用用户线程的优势在于不需要系统内核支援,劣势也在于没有系统内核的支援,所有的线程操作都需要用户程序自己处理。线程的创建、切换和调度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由于操作系统只把处理器资源分配到进程,那诸如“阻塞如何处理”、“多处理器系统中如何将线程映射到其他处理器上”这类问题解决起来将会异常困难,甚至不可能完成。

    因而使用用户线程实现的程序一般都比较复杂,此处所讲的“复杂”与“程序自己完成线程操作”,并不限制程序中必须编写了复杂的实现用户线程的代码,使用用户线程的程序,很多都依赖特定的线程库来完成基本的线程操作,这些复杂性都封装在线程库之中,除了以前在不支持多线程的操作系统中(如DOS)的多线程程序与少数有特殊需求的程序外,现在使用用户线程的程序越来越少了,Java、Ruby等语言都曾经使用过用户线程,最终又都放弃使用它


             

系统线程的实现原理是什么


混合线程模型:

线程除了依赖内核线程实现和完全由用户程序自己实现之外,还有一种将内核线程与用户线程一起使用的实现方式。在这种混合实现下,既存在用户线程,也存在轻量级进程。

用户线程还是完全建立在用户空间中,因此用户线程的创建、切换、析构等操作依然廉价,并且可以支持大规模的用户线程并发。而操作系统提供支持的轻量级进程则作为用户线程和内核线程之间的桥梁,这样可以使用内核提供的线程调度功能及处理器映射,并且用户线程的系统调用要通过轻量级线程来完成,大大降低了整个进程被完全阻塞的风险。

在这种混合模式中,用户线程与轻量级进程的数量比是不定的,即为N:M的关系。许多UNIX系列的操作系统,如Solaris、HP-UX等都提供了N:M的线程模型实现。

对于Sun JDK来说,它的Windows版与Linux版都是使用一对一的线程模型实现的,一条Java线程就映射到一条轻量级进程之中,因为Windows和Linux系统提供的线程模型就是一对一的。在Solaris平台中,由于操作系统的线程特性可以同时支持一对一(通过Bound Threads或Alternate Libthread实现)及多对多(通过LWP/Thread Based Synchronization实现)的线程模型,因此在Solaris版的JDK中也对应提供了两个平台专有的虚拟机参数:-XX:+UseLWPSynchronization(默认值)和-XX:+UseBoundThreads来明确指定虚拟机使用哪种线程模型。

         

系统线程的实现原理是什么操作系统的线程调度方式           

线程调度是指系统为线程分配处理器使用权的过程

主要的线程调度方式有两种,分别是 协同式线程调度(Cooperative Threads-Scheduling)和 抢占式线程调度(Preemptive Threads-Scheduling)

协同式调度
如果使用协同式调度的多线程系统,线程的执行时间由线程本身来控制,线程把自己的工作执行完了之后,要主动通知系统切换到另外一个线程上
协同式多线程的最大好处是实现简单,而且由于线程要把自己的事情干完后才会进行线程切换,切换操作对线程自己是可知的,所以没有什么线程同步的问题。
Lua语言中的“协同例程”就是这类实现。它的坏处也很明显:线程执行时间不可控制,甚至如果一个线程编写有问题,一直不告知系统进行线程切换,那么程序就会一直阻塞在那里。
很久以前的Windows 3.x系统就是使用协同式来实现多进程多任务的,相当不稳定,一个进程坚持不让出CPU执行时间就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抢占式调度

如果使用抢占式调度的多线程系统,那么每个线程将由系统来分配执行时间,线程的切换不由线程本身来决定(在Java中,Thread.yield()可以让出执行时间,但是要获取执行时间的话,线程本身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在这种实现线程调度的方式下,线程的执行时间是系统可控的,也不会有一个线程导致整个进程阻塞的问题。

Java使用的线程调度方式就是抢占式调度。在JDK后续版本中有可能会提供协程(Coroutines)方式来进行多任务处理。

与前面所说的Windows 3.x的例子相对,在Windows 9x/NT内核中就是使用抢占式来实现多进程的,当一个进程出了问题,我们还可以使用任务管理器把这个进程“杀掉”,而不至于导致系统崩溃。

线程优先级

虽然Java线程调度是系统自动完成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建议”系统给某些线程多分配一点执行时间,另外的一些线程则可以少分配一点——这项操作可以通过设置线程优先级来完成。

Java语言一共设置了10个级别的线程优先级(Thread.MIN_PRIORITY至Thread.MAX_PRIORITY),在两个线程同时处于Ready状态时,优先级越高的线程越容易被系统选择执行。

不过,线程优先级并不是太靠谱,原因是Java的线程是通过映射到系统的原生线程上来实现的,所以线程调度最终还是取决于操作系统,虽然现在很多操作系统都提供线程优先级的概念,但是并不见得能与Java线程的优先级一一对应。

如Solaris中有2147483648(232)种优先级,但Windows中就只有7种,比Java线程优先级多的系统还好说,中间留下一点空位就可以了,但比Java线程优先级少的系统,就不得不出现几个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了。


系统线程的实现原理是什么

上图显示了Java线程优先级与Windows线程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Windows平台的JDK中使用了除THREAD_PRIORITY_IDLE之外的其余6种线程优先级。
Java 线程状态

Java语言定义了5种线程状态,在任意一个时间点,一个线程只能有且只有其中的一种状态,这5种状态分别如下:


系统线程的实现原理是什么


  1. 新建(New):创建后尚未启动的线程处于这种状态。


  2. 运行(Runable):Runable包括了操作系统线程状态中的Running和Ready,也就是处于此状态的线程有可能正在执行,也有可能正在等待着CPU为它分配执行时间。


  3. 无限期等待(Waiting):处于这种状态的线程不会被分配CPU执行时间,它们要等待被其他线程显式地唤醒。


    以下方法会让线程陷入无限期的等待状态:没有设置Timeout参数的Object.wait()方法。没有设置Timeout参数的Thread.join()方法。LockSupport.park()方法。


  4. 限期等待(Timed Waiting):处于这种状态的线程也不会被分配CPU执行时间,不过无须等待被其他线程显式地唤醒,在一定时间之后它们会由系统自动唤醒。

    以下方法会让线程进入限期等待状态:Thread.sleep()方法。设置了Timeout参数的Object.wait()方法。设置了Timeout参数的Thread.join()方法。LockSupport.parkNanos()方法。LockSupport.parkUntil()方法。


  5. 阻塞(Blocked):线程被阻塞了,“阻塞状态”与“等待状态”的区别是:“阻塞状态”在等待着获取到一个排他锁,这个事件将在另外一个线程放弃这个锁的时候发生;而“等待状态”则是在等待一段时间,或者唤醒动作的发生。在程序等待进入同步区域的时候,线程将进入这种状态。


  6. 结束(Terminated):已终止线程的线程状态,线程已经结束执行。

Java 多线程实现          

实现1:继承Thread类

// 继承 Thread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MyThread run...");    }}

实现2:实现 Runnable 接口

public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MyRunnable run...");    }}
       

实现3:实现 Callable 接口,使用 FutureTask 获取异步返回值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class MyCallable implements Callabl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call()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MyCallable";      }    }    FutureTask<String> task = new FutureTask<>(new MyCallable());    Thread c = new Thread(task);    c.start();    System.out.println(task.get());  }


实现4:JDK8以上版本使用 CompletableFuture 进行异步计算。

在Java8中,提供了非常强大的Future的扩展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异步编程的复杂性,并且提供了函数式编程的能力,可以通过回调的方式处理计算结果,也提供了转换和组合 CompletableFuture 的方法。

public class CompletableFutur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xecutorService thread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2);    // JDK1.8 提供的 CompletableFuture    CompletableFuture<String> futureTask = CompletableFuture.supplyAsync(new Suppli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 {        System.out.println("task start");        try {          Thread.sleep(10000);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return "execute failure";        }        System.out.println("task end");        return "execute success";      }    }, threadPool);    // 异步获取 futureTask 的执行结果,此处代码可以跟其他流程代码放在一起    futureTask.thenAccept(e-> System.out.println("future task result:" + e));    System.out.println("main thread end");  }}
输出结果:task startmain thread endtask endfuture task result:execute success


实现5:使用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 类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int maximumPoolSize,                          long keepAliveTime,                          TimeUnit unit,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        this(corePoolSize, maximumPoolSize, keepAliveTime, unit, workQueue, threadFactory, defaultHandler);}<T> Future<T> submit(Callable<T> task);Future<?> submit(Runnable task);

到此,关于“系统线程的实现原理是什么”的学习就结束了,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理论与实践的搭配能更好的帮助大家学习,快去试试吧!若想继续学习更多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亿速云网站,小编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实用的文章!

向AI问一下细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