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翻译自:https://www.redhat.com/en/blog/collecting-and-reading-g1-garbage-collector-logs-part-2?source=author&term=22991
这篇文章将深入研究G1的日志和调优参数。为了在实际工作中对G1进行调优,作为开发者的你需要理解G1垃圾收集器的每个步骤,以及每个步骤在整个垃圾收集周期中的作用。为了方便读者学习,这篇文章将G1的日志参数分为等级递增的三块,这篇文章将会分别介绍每一部分参数的作用和调优时候使用的场景。
如果你要在生产环境中使用G1 GC,下面这些跟日志相关的参数是必备的,有了这些参数,你才能排查基本的垃圾回收问题。
使用-XX:GCLogFileSize
设置合适的GC日志文件大小,使用-XX:NumberOfGCLogFiles
设置要保留的GC日志文件个数,使用-Xloggc:/path/to/gc.log
设置GC日志文件的位置,通过上面三个参数保留应用在运行过程中的GC日志信息,我建议最少保留一个星期的GC日志,这样应用的运行时信息足够多的,方便排查问题。
和其他垃圾收集器一样,G1也使用-XX:PrintGCDetails
打印出详细的垃圾收集日志,下面这张图是新生代收集的标准流程,我在这里将它分成了6个步骤:
-XX:+PrintGCDateStamps
参数可以打印出这个时间;-XX:ParallelGCThreads
设置,这个参数的值的设置,跟CPU有关,如果物理CPU支持的线程个数小于8,则最多设置为8;如果物理CPU支持的线程个数大于8,则默认值为number * 5/8G1ReclaimDeadHumongousObjectsAtYoungGC
设置,默认为true。G1的第二种收集活动是并发垃圾收集,并发垃圾收集的触发条件有很多,但是做的工作都相同,它的日志如下图所示:
-XX:ConcGCThreads
设置;(2)trace整个堆,并使用位图标记所有存活的对象,因为在top TAMS之前的对象是隐式存活的,所以这里只需要标记出那些在top TAMS之后、阈值之前的;(3)记录在并发标记阶段的变更,G1这里使用了SATB算法,该算法要求在垃圾收集开始的时候给堆做一个快照,在垃圾收集过程中这个快照是不变的,但实际上肯定有些对象的引用会发生变化,这时候G1使用了pre-write barrier记录这种变更,并将这个记录存放在一个SATB缓冲区中,如果该缓冲区满了就会将它加入到一个全局的缓冲区,同时G1有一个线程在并行得处理这个全局缓冲区;(4)在并发标记过程中,会记录每个分区的存活对象占整个分区的大小的比率;清理阶段,也会Stop the World
在并发收集阶段结束后,你会看到混合收集阶段的日志,如下图所示,该日志的大部分跟之前讨论的新生代收集相同,只有第1部分不一样:GC pause(G1 Evacuation Pause)(mixed),0.0129474s,这一行表示这是一个混合垃圾收集周期;在混合垃圾收集处理的CSet不仅包括新生代的分区,还包括老年代分区——也就是并发标记阶段标记出来的那些老年代分区。
如果堆内存空间不足以分配新的对象,或者是Metasapce空间使用率达到了设定的阈值,那么就会触发Full GC——你在使用G1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因为G1的Full Gc是单线程、会Stop The World,代价非常高。Full GC的日志如下图所示,从中你可以看出三类信息
基础配置参数中,我这里还想介绍两个:-XX:+PrintGCApplicationStoppedTime
和-XX:+PrintGCApplicationConcurrentTime
,这两个参数也可以为你提供有用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这篇文章只是翻译了原文的第一部分,基础参数篇,我接下来会有一篇或两篇文章完成原文的高级参数和Debug参数两部分。------
本号专注于后端技术、JVM问题排查和优化、Java面试题、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等主题,为读者提供一线开发者的工作和成长经验,期待你能在这里有所收获。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