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redis怎么执行lua脚本,相信大部分人都还不怎么了解,因此分享这篇文章给大家参考一下,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大有收获,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从redis 2.6.0版本开始,redis内置了Lua解释器,并提供了eval命令来解析Lua脚本求值。
语法: eval script numkeys keys args
参数: eval — redis提供解析lua脚本的命令
script — lua脚本
numkeys — 指定键名参数集(keys)的个数
keys — 键名参数集,通过全局变量KEYS数组表示,起始下标为1
args — 键值参数集,通过全局变量ARGV数组表示,起始下标为1
描述: EVAL命令的语义要求字面量不要直接写在lua脚本中,推荐使用变量来定义lua脚本,并将字面量放在键名参数集keys和键值参数集args中,通过全局变量KEYS和ARGV来获取,这样做的好处是可缓存!在lua脚本中,可以使用两个函数来执行redis命令,分别是:redis.call()和redis.pcall()
例子:
## 第一个eval命令,设置一个key=name,value=sym的字符串 eval "return redis.call('set',KEYS[1],ARGA[1])" 1 name sym ## 第二个eval命令:获取key=name的字符串的值 eval "return redis.call('get',KEYS[1])" 1 name
错误处理:
上面说过,在lua脚本中可以使用call()和pcall()来执行redis脚本,这两个函数的效果是一模一样的,唯一区别就是它们对于错误处理的不同:
①redis.call()在执行命令中发生错误,脚本会停止执行,返回一个脚本错误,错误的输出信息会说明错误造成的原因:
②redis.pcall()执行命令出错时将捕获错误并返回表示错误的Lua表类型
当 Lua 通过 call() 或 pcall() 函数执行 Redis 命令的时候,命令的返回值会被转换成 Lua 数据结构;同样地,当Lua脚本在 redis内置解释器里运行时,Lua的返回值也会被转换成Redis类型,然后由EVAL将值返回客户端。lua类型与redis类型之间存在一一转换的关系:
redis -> lua
redis类型 | lua类型 | 描述 |
redis_integer | lua_number | redis整数转为lua数字 |
redis_bulk | lua_string | redis bulk回复转为lua字符串 |
redis_multi bulk | Lua_table | redis 多条bulk回复转为Lua 表 |
redis_status | lua_table | redis状态回复转为lua表,表内ok域包含状态信息 |
redis_error | lua_table | redis错误回复转为lua表,表内的err域包含错误信息 |
redis_nil、 redis_multi nil | lua_boolean_false | redis的nil回复和nil多条回复转为lua的布尔值false |
lua -> redis
lua类型 | redis类型 | 描述 |
lua_number | redis_integer | lua数字转为redis整数 |
lua_string | redis_bluk | lua字符串转为redis bulk回复 |
lua_table、 lua_array | redis_multi bulk | lua表(数组)转为redis多条bulk回复 |
lua_table_ok | redis status | 一个带单个ok域的lua表,转为redis 状态回复 |
lua_table_err | redis_error | 一个带单个err域的lua表,转为redis 错误回复 |
lua_boolean_false | redis nil | lua布尔值false转为redis的nil回复 |
从lua转换到redis有一条额外的规则,这条规则没有与其相对应的redis转换为lua的规则:
lua_boolean_true -> redis_integer_1,lua布尔值true转为redis整数1
redis提供了以下几个script命令,用于对于脚本子系统进行控制:
script flush:清除所有的脚本缓存
script load:将脚本装入脚本缓存,不立即运行并返回其校验和
script exists:根据指定脚本校验和,检查脚本是否存在于缓存
script kill:杀死当前正在运行的脚本(防止脚本运行缓存,占用内存)
redis使用单个lua解释器去运行所有脚本,并且保证脚本会以原子性的方式去执行,意味着当某个脚本在运行时,不会有其它脚本或者redis命令被执行!所以,如果当前脚本运行很慢,服务器可能会因为正忙而无法执行命令,如:
每个脚本都有一个最大执行时间限制,默认值是5s。最大执行时间的长短由配置文件redis.conf的lua-time-limit选项来控制,或直接使用config get和config set命令来修改。当一个脚本执行达到最大执行时间,redis不会主动结束它,它会进行下面几个步骤:
①redis记录一个脚本正在超时运行
②redis开始重新接受其它客户端请求,但只接受执行script kill命令和shutdown nosave两个命令,若客户端执行其它命令,redis会返回busy错误。
③如果脚本只执行过读操作,使用script kill命令可以立即停止此脚本;如果脚本执行过写操作,只允许shutdown save/nosave命令,通过停止服务器来阻止当前数据写入磁盘。(此时服务器关闭,数据不会被保存)
redis有一个内部的脚本缓存机制,它不会每次都重新编译脚本,反倒是它会将所有运行过的脚本永久保存在脚本缓存中(因为redis发现脚本体积非常小,即使量很大,甚至经常修改,储存这些脚本的内存也是微不足道的)。清空脚本缓存只有唯一一个方式,就是执行script flush命令。使用eval命令执行脚本时,每次都要发送脚本主体,如果脚本足够复杂,这会付出无谓的网络带宽。redis基于对lua的缓存,它实现了evalsha命令。
evalsha命令和eval命令效果一样,都是解释lua脚本执行,但是evalsha命令的第一个参数不是脚本主体,而是脚本的SHAI校验和,这个校验和可以通过script load命令得到。evalsha命令执行过程分两步:
①如果redis服务器保存了给定SHA1校验和所指定的脚本,就会执行该脚本
②如果redis服务器没保存给定SHA1校验和所指定的脚本,它就会返回一个特殊错误,告知客户端使用eval命令去执行
如下图所示:
redis的lua脚本不允许创建全局变量,如果脚本需要在多次执行之间维持某种状态,可以借助外部redis key来保存状态,每次脚本执行前,获取redis相对应的key赋值给局部变量。在lua脚本中创建或访问一个全局变量,都会引起脚本停止,eval命令会返回一个错误:
redis的全局变量保护并不是百分百成功,有时候会在脚本中混入lua全局状态,可能会引发AOF持久化和主从复制都无法得到保证。redis建议不要在脚本中使用全局变量,可以使用local关键字定义脚本中的变量!
在redis中使用脚本不会自动记录日志,需要我们在脚本使用redis.log()手动保存日志信息。脚本保存的日志,只有那些与redis实例所设置的日志等级相同或更高级才会被记录。语法:redis.log(loglevel,message)。其中,message表示要记录的日志信息,是一个字符串;loglevel表示redis日志等级,有4个取值:
redis.LOG_DEBUG
redis.LOG_VERBOSE
redis.LOG_NOTICE
redis.LOG_WARNING
以上是“redis怎么执行lua脚本”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关注亿速云行业资讯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