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您好,登录后才能下订单哦!

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
其他方式登录
点击 登录注册 即表示同意《亿速云用户服务条款》

微信支付分正式上线 信用“蛋糕”怎么分?

发布时间:2020-08-08 04:44:32 来源:ITPUB博客 阅读:210 作者:观点财经 栏目:数据库
微信支付分正式上线 信用“蛋糕”怎么分?

“你晒微信支付分了吗?”

最近两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微信支付分刷屏。

6月3日,腾讯面向全量用户正式上线“微信支付分”。

微信用户通过:“微信>我>支付>钱包>支付分”的操作,即能开启自己的微信支付分,这意味着微信支付的使用场景自此有了正式入口,也标志着在信用领域,微信开始正面硬刚支付宝。

微信支付分有哪些特点?

熟悉芝麻信用的用户清晰,信用分的一个作用是决定我们是否有使用相关服务的权利。

例如芝麻信用500分以上才能享受先乘车后付款服务,低于这个分就和这个功能无缘。

通常而言,芝麻信用和微信支付分的主要功能集中于先用后付和免押租物。

微信支付分上,目前在信用服务上,提供包括以下:

共享租物

出行交通

购物娱乐

生活服务

住宿预订等

五项共计1038个服务。

其中涉及支持免押租借和住宿上,微信用户均需支付分达到一定的门槛后才可使用。

目前,包括滴滴、拼多多、同程、转转、京东快递、春秋航空、携程、美团打车在内等多个商家相关服务支持微信支付分。

当然以上诸多生活服务,芝麻信用也都全部覆盖,作为“老兵”,芝麻信用所提供的信用免押服务更为的丰富。

与芝麻信用无异,微信支付分也是基于大数据、个人身份特质、支付行为、信用历史等相应信息,对用户个人信用的综合评分,每月微信支付将根据综合数据更新一次。

微信用户在“钱包”中开通支付分功能后,可查询自己的支付分。

根据《微信支付分用户服务协议》显示,目前开通微信支付分免费。

值得一提,此次微信支付分推出前,微信已经开启了对标花呗的“分付”功能。

2020年3月,“分付”上线,“分付”支持用户先消费再付款。

在开通微信分付后,用户消费中不用提前申请分期,支付时直接选择“分付付款”即可。

分付将“按月结算”变成“按天计息”,由用户自行指定还款日,支持任意金额提前还款,以实际使用天数计算累积的利息,还款后,本金减少,利息也减少。

可以预见,支付分+“分付”VS芝麻信用+花呗的竞争比拼正在加速到来。

5年磨剑 入场可迟?

芝麻信用推出于2015年,而支付分的推出整整晚了5年,不可不谓之迟。

不过入场晚不代表底气弱,微信的入局俨然有“后起之秀”的决心。

根据腾讯最新财报数据显示:

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账户数达到12.02亿,同比增长8.2%;

小程序用户迅速增长,日活跃账户数超过4亿。

受益于使用场景渗透下沉,且依托于庞大的用户群体,信用支付分将在场景上实现最大化突破,其下沉程度之深之广不言而喻,这一点从支付分的入口在微信钱包处就能体现,微信试图宣示,哪里有微信支付,哪里就能用到微信支付分。

无论是推出分期产品“分付”还是悄然内测支付分,都折射出腾讯在消费金融领域上的雄心。

此次支付分的推出,也是微信依靠大数据优势,构建自身信用体系,发力金融业务板块的表现。

事实上,在支付分的推出上,其团队也算蛰伏许久。

早在2015年,腾讯就已有构建征信系统的思路,那时推出的产品是腾讯信用分,不过兜兜转转,直到2018年,腾讯信用才算进入公测,但是该产品仅仅上线一天就紧急下线。

下线的原因来自监管,由于滥用征信和信用问题,央行对此进行了指示。

2018年11月,团队将腾讯信用分改名为微信支付分后再次上阵,推进微信支付分在小范围地区灰度测试,此次测试入口较深,并不公开。

2020年6月,微信支付分正式上线。

虽然微信支付分的推出已经失去时间优势,但是因为其社交功能强大,又有足够的用户基础做背书,它的上线对其他竞品来说仍算威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打法正确,微信强势突围的局面依然可期。

切“评分”蛋糕

相比较美国征信体系的完善性,国内信用体系仍处于一种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暂无统一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虽然芝麻信用类产品的诞生曾一度让市场看到希望,发展规模也日渐壮大,但不得不承认,这类评分逐渐成为生态内部的会员分数指标,与“全面征信分”渐行渐远。

微信支付分正式上线 信用“蛋糕”怎么分?

目前征信市场的现状形成了“国家+市场”的双轨制,央行的征信中心作为国家的金融基础设施而筹建,市场则由多家征信公司形成的“百行征信”为代表。

“双轨制”的形成主要在于,各机构征信业务上的表现与监管要求存在差距,这成为“百行征信”推出的主要原因。

具体而言,各机构推出的信用产品存在诸多问题,如:

在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上尚存隐患;

数据采集维度完整性弱;

评分难以反映信息主体真实信用状况。

此外,即使征信机构已同各大银行展开了合作,但是数据源之间相对封闭的“孤岛”问题并没有解决……这些因素横亘于各大征信机构前,使其距离一个能够覆盖全民的标准分相差甚远。

以上也是难以建立一个全民征信评分体系的症结所在。

而对已入局的各位大佬,“全民征信”的大梁挑不挑单说,评分上的“蛋糕”先别错过了!

向AI问一下细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