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您好,登录后才能下订单哦!

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
其他方式登录
点击 登录注册 即表示同意《亿速云用户服务条款》

使用LongAdder好还是volatile好

发布时间:2022-03-01 09:54:56 来源:亿速云 阅读:105 作者:iii 栏目:开发技术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使用LongAdder好还是volatile好的相关知识点,内容详细,逻辑清晰,相信大部分人都还太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分享这篇文章给大家参考一下,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有所收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参考】volatile 解决多线程内存不可见问题。对于一写多读,是可以解决变量同步问题,但是如果多写,同样无法解决线程安全问题。

说明:如果是 count++ 操作,使用如下类实现:AtomicInteger count = new AtomicInteger(); count.addAndGet(1); 如果是 JDK8,推荐使用 LongAdder 对象,比 AtomicLong 性能更好(减少乐观 锁的重试次数)。

以上内容共有两个重点:

  1. 类似于 count++ 这种非一写多读的场景不能使用 volatile

  2. 如果是 JDK8 推荐使用 LongAdder 而非 AtomicLong 来替代 volatile,因为 LongAdder 的性能更好。

但口说无凭,即使是孤尽大佬说的,咱们也得证实一下,因为马老爷子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样做也有它的好处,第一,加深了我们对知识的认知;第二,文档上只写了LongAdderAtomicLong 的性能高,但是高多少呢?文中并没有说,那只能我们自己动手去测试喽。

(推荐教程:Java教程)

话不多,接下来我们直接进入本文正式内容...

volatile 线程安全测试

首先我们来测试 volatile 在多写环境下的线程安全情况,测试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Volatile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latile int count = 0; // 计数器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ize = 100000; // 循环测试次数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方式 10w 次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1; i <= size; i++) {
                count++;
            }
        });
        thread.start();
        // -- 10w 次
        for (int i = 1; i <= size; i++) {
            count--;
        }
        // 等所有线程执行完成
        while (thread.isAlive()) {}
        System.out.println(count); // 打印结果
    }
}

我们把 volatile 修饰的 count 变量 ++ 10w 次,在启动另一个线程 -- 10w 次,正常来说结果应该是 0,但是我们执行的结果却为:

1063

结论: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volatile 在多写环境下是非线程安全的,测试结果和《Java开发手册》相吻合。

LongAdder VS AtomicLong

接下来,我们使用 Oracle 官方的  JMH 来测试一下两者的性能,测试代码如下:

import org.openjdk.jmh.annotations.*;
import org.openjdk.jmh.infra.Blackhole;
import org.openjdk.jmh.runner.Runner;
import org.openjdk.jmh.runner.RunnerException;
import org.openjdk.jmh.runner.options.Options;
import org.openjdk.jmh.runner.options.OptionsBuilde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Intege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LongAdder;


@BenchmarkMode(Mode.AverageTime) // 测试完成时间
@OutputTimeUnit(TimeUnit.NANOSECONDS)
@Warmup(iterations = 1, time = 1, timeUnit = TimeUnit.SECONDS) // 预热 1 轮,每次 1s
@Measurement(iterations = 5, time = 5, timeUnit = TimeUnit.SECONDS) // 测试 5 轮,每次 3s
@Fork(1) // fork 1 个线程
@State(Scope.Benchmark)
@Threads(1000) // 开启 1000 个并发线程
public class AlibabaAtomic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RunnerException {
        // 启动基准测试
        Options opt = new OptionsBuilder()
                .include(AlibabaAtomicTest.class.getSimpleName()) // 要导入的测试类
                .build();
        new Runner(opt).run(); // 执行测试
    }


    @Benchmark
    public int atomicTest(Blackhole blackhol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AtomicInteger atomicInteger = new AtomicInteger();
        for (int i = 0; i < 1024; i++) {
            atomicInteger.addAndGet(1);
        }
        // 为了避免 JIT 忽略未被使用的结果
        return atomicInteger.intValue();
    }


    @Benchmark
    public int longAdderTest(Blackhole blackhol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ngAdder longAdder = new LongAdder();
        for (int i = 0; i < 1024; i++) {
            longAdder.add(1);
        }
        return longAdder.intValue();
    }
}

从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开启了 1000 个线程之后,程序的 LongAdder 的性能比 AtomicInteger 快了约 1.53 倍,你没看出是开了 1000 个线程,为什么要开这么多呢?这其实是为了模拟高并发高竞争的环境下二者的性能查询。

如果在低竞争下,比如我们开启 100 个线程,测试的结果如下

结论: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在低竞争的并发环境下 AtomicInteger的性能是要比 LongAdder 的性能好,而高竞争环境下 LongAdder的性能比 AtomicInteger,当有 1000 个线程运行时,LongAdder 的性能比 AtomicInteger 快了约 1.53 倍,所以各位要根据自己业务情况选择合适的类型来使用。

性能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况?这是因为 AtomicInteger 在高并发环境下会有多个线程去竞争一个原子变量,而始终只有一个线程能竞争成功,而其他线程会一直通过 CAS 自旋尝试获取此原子变量,因此会有一定的性能消耗;而 LongAdder 会将这个原子变量分离成一个 Cell 数组,每个线程通过 Hash 获取到自己数组,这样就减少了乐观锁的重试次数,从而在高竞争下获得优势;而在低竞争下表现的又不是很好,可能是因为自己本身机制的执行时间大于了锁竞争的自旋时间,因此在低竞争下表现性能不如 AtomicInteger

以上就是“使用LongAdder好还是volatile好”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都有很大的收获,小编每天都会为大家更新不同的知识,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的知识,请关注亿速云行业资讯频道。

向AI问一下细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