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介绍Python如何实现自定义计算时间过滤器,文中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定要看完!
在写自定义的过滤器时,因为django.template.Library.filter()本身可以作为一个装饰器,所以可以使用:
register = django.template.Library() @register.filter 代替 register.filter("过滤器名","函数名")
如果使用@register.filter进行注册自定义的过滤器,并且没有传递任何参数,那么默认的过滤器名和函数名是相同的,当然,也可以进行修改,只需要在@register.filter("过滤器名"),此时的过滤器名就更改了,就可在DTL模板中使用自定义的过滤器了。
定义时间计算过滤器在显示的时候,时间的显示规则:time距离现在多长时间间隔
如果时间间隔小于1分钟,那么就像是“刚刚”
如果时间间隔大于1分钟小于1小时,那么就显示“xx分钟前”
如果是大于1小时小于24小时,那么就显示“xx小时前”
如果是大于24小时,小于30天,那么就显示“xx天前”'
否则就是显示具体时间
示例代码如下:
自定义过滤器的文件my_fliter.py
@register.filter() def time_since(value): # 首先对传进来的时间进行判断,如果是datetime类型的就可以与当前的时间进行比较, # 如果不是datetime类型的,就直接返回value if not isinstance(value,datetime): return value # 如果可以到达这里,就代表为datetime类型的, # timedelay.total_seconds()属性 now = datetime.now() timestamp = (now - value).total_seconds() if timestamp < 60: return "刚刚" elif timestamp >= 60 and timestamp < 60*60: # 在python3中如果两数相除,有余数的话,就会保持小数,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int()函数,进行转换 minutes = int(timestamp/60) return "%s分钟前" % minutes elif timestamp >= 60*60 and timestamp < 60*60*24: hours = int(timestamp/60/60) return "%s小时前" % hours elif timestamp >= 60*60*24 and timestamp < 60*60*24*30: days = int(timestamp/60/60/24) return "%s天前" % days else: return value.strftime("%Y/%m/%d %H:%M")
views.py中定义视图函数,并且构造一个时间: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ef index(request): context = { 'time': datetime(year=2019,month=1,day=16,hour=23,minute=44,second=0) } return render(request,'index.html',context=context)
index.html中进行调用:
{# 如果想要使用自定义的过滤器的话,就必须要先导入 ,导入的名称为自定义过滤器所处的文件名 #} {# 必须要把app安装到settings.py文件中 #} {% load my_fliter %}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 time|time_since }} </body> </html>
浏览器中查看结果:
以上是“Python如何实现自定义计算时间过滤器”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关注亿速云行业资讯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