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经过使用有缓冲channel作为通信控制的功能,以至有一些误解和坑出现。
执行下面代码。
package mainimport ( "time" "math/rand")func main(){ cache:=make(chan int,4) go func() { for i:=0;i< 10;i++ { cache<-i } }() go getCache(cache) go getCache(cache) go getCache(cache) time.Sleep(3*time.Second) }func getCache(cache <-chan int) { for { select { case i:=<-cache: println(i) time.Sleep(time.Duration(rand.Int31n(100))*time.Millisecond) } } }
多执行几次看看结果,并不是每一次都是可以顺序输出的,有缓存channel是乱序的。因为这里让一些同学误解了,我在此多解释一下。
针对通道的发送和接收操作都是可能造成相关的goroutine阻塞。试想一下,有多个goroutine向同一个channel发送数据而被阻塞,如果还channel有多余的缓存空间时候,最早被阻塞的goroutine会最先被唤醒。也就是说,这里的唤醒顺序与发送操作的开始顺序是一致的,对接收操作而言亦为如此。无论是发送还是接收操作,运行时系统每次只会唤醒一个goroutine。 而这里的乱序是指,如果像使用channel缓存中多个goroutine实现顺序是正确的,因为每一个goroutine抢到处理器的时间点不一致,所以不能保证顺序。
如下代码。
package mainimport ( "fmt" "sync" "time")var wg = sync.WaitGroup{}func main() { wg.Add(2) bf := make(chan string, 64) go insert(bf) go get(bf) wg.Wait() }func insert(bf chan string) { str := "CockroachDB 的技术选型比较激进,比如依赖了 HLC 来做事务的时间戳。但是在 Spanner 的事务模型的 Commit Wait 阶段等待时间的选择,CockroachDB 并没有办法做到 10ms 内的延迟;CockroachDB 的 Commit Wait 需要用户自己指定,但是谁能拍胸脯说 NTP 的时钟误差在多少毫秒内?我个人认为在处理跨洲际机房时钟同步的问题上,基本只有硬件时钟一种办法。HLC 是没办法解决的。另外 Cockroach 采用了 gossip 来同步节点信息,当集群变得比较大的时候,gossip 心跳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开销。当然 CockroachDB 的这些技术选择带来的优势就是非常好的易用性,所有逻辑都在一个 binary 中,开箱即用,这个是非常大的优点。" for i := 0; i < 10000000; i++ { bf <- fmt.Sprintf("%s%d", str, i) } wg.Done() }func sprint(s string) { time.Sleep(1000 * time.Millisecond) }func get(bf chan string) { for { go func() { select { case str := <-bf: sprint(str) case <-time.After(3 * time.Second): wg.Done() } }() } }
很多同学乍一看以为定义了
bf := make(chan string, 64)
就是说该程序的并发度控制在了64,执行就会发现内存一直在增长。 因为get()函数中启动的goroutine会越来越多,因为get()每读取一个数据,insert()就会往channel插入一条数据,此时并发度就不是64了。 需要修改为:
package mainimport ( "fmt" "sync" "time")var wg = sync.WaitGroup{}func main() { wg.Add(2) bf := make(chan string, 64) go insert(bf) //go get(bf) for i:=0;i<64;i++ { go get1(bf) } wg.Wait() }func insert(bf chan string) { str := "CockroachDB 的技术选型比较激进,比如依赖了 HLC 来做事务的时间戳。但是在 Spanner 的事务模型的 Commit Wait 阶段等待时间的选择,CockroachDB 并没有办法做到 10ms 内的延迟;CockroachDB 的 Commit Wait 需要用户自己指定,但是谁能拍胸脯说 NTP 的时钟误差在多少毫秒内?我个人认为在处理跨洲际机房时钟同步的问题上,基本只有硬件时钟一种办法。HLC 是没办法解决的。另外 Cockroach 采用了 gossip 来同步节点信息,当集群变得比较大的时候,gossip 心跳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开销。当然 CockroachDB 的这些技术选择带来的优势就是非常好的易用性,所有逻辑都在一个 binary 中,开箱即用,这个是非常大的优点。" for i := 0; i < 10000000; i++ { bf <- fmt.Sprintf("%s%d", str, i) } wg.Done() }func sprint(s string) { time.Sleep(1000 * time.Millisecond) }func get1(bf chan string) { for { select { case str := <-bf: sprint(str) case <-time.After(3 * time.Second): wg.Done() } } }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