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您好,登录后才能下订单哦!

密码登录×
登录注册×
其他方式登录
点击 登录注册 即表示同意《亿速云用户服务条款》

Linux高并发踩过的坑及性能实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15 11:29:05 来源:亿速云 阅读:112 作者:iii 栏目:开发技术

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Linux高并发踩过的坑及性能实例分析”,文中的讲解内容简单清晰,易于学习与理解,下面请大家跟着小编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来研究和学习“Linux高并发踩过的坑及性能实例分析”吧!

前言

Linux操作系统是现在服务器的首选操作系统,在Linux的默认系统参数下,Linux针对高并发的支持性并不是很好。小编从事Linux下应用程序开发多年,关于Linux系统下的高并发,小编自己踩过的坑,及如何解决踩过的坑下面列上几条,供大家参考,避免再次掉坑。

Linux应用运行过程中出现Too many open files 问题分析和解决

Linux高并发踩过的坑及性能实例分析

出现这句提示的原因是程序打开的文件socket连接数量超过系统设定值。

查看每个用户最大允许打开的文件数量

ulimit -a

其中 open files (-n) 1024 表示每个用户最大允许打开的文件数量是1024

当前系统文件句柄的最大数目,只用于查看,不能设置修改

cat /proc/sys/fs/file-max

查看某个进程的打开文件限制数

cat /proc/10446(pid)/limits

设置open files 数值方法

ulimit -n 65535

这种设置方法在重启后会还原为默认值。

永久设置方法:

vim /etc/security/limits.conf

在最后加入

* soft nofile 65535

* hard nofile 65535

生效需要重启系统

这样修改之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Linux高并发下 time_wait 过多的问题分析及解决

现象是高并发场景下,服务器运行应用卡顿。

排查方法:查看服务器配置:

netstat -ant|awk '/^tcp/ {++S[$NF]} END {for(a in S) print (a,S[a])}'

发现处于 time_wait 的数量太多,有几万条,应该是大量socket处于TIME_WAIT状态。如果客户端的并发量持续很高,此时部分客户端就会显示连接不上。
TCP连接状态描述:

CLOSED:无连接是活动的或正在进行
LISTEN:服务器在等待进入呼叫
SYN_RECV:一个连接请求已经到达,等待确认
SYN_SENT:应用已经开始,打开一个连接
ESTABLISHED:正常数据传输状态
FIN_WAIT1:应用说它已经完成
FIN_WAIT2:另一边已同意释放
ITMED_WAIT:等待所有分组死掉
CLOSING:两边同时尝试关闭
TIME_WAIT:另一边已初始化一个释放
LAST_ACK:等待所有分组死掉

TIME_WAIT过多危害

网络情况不好时,如果主动方无TIME_WAIT等待,关闭前个连接后,主动方与被动方又建立起新的TCP连接,这时被动方重传或延时过来的FIN包过来后会直接影响新的TCP连接;
同样网络情况不好并且无TIME_WAIT等待,关闭连接后无新连接,当接收到被动方重传或延迟的FIN包后,会给被动方回一个RST包,可能会影响被动方其它的服务连接。

针对如何解决TIME_WAIT 过多这一问题,解答如下:

编辑内核文件/etc/sysctl.conf,加入以下内容: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表示开启SYN Cookies。当出现SYN等待队列溢出时,启用cookies来处理,可防范少量SYN攻击,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tw_reuse = 1 #表示开启重用。允许将TIME-WAIT sockets重新用于新的TCP连接,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表示开启TCP连接中TIME-WAIT sockets的快速回收,默认为0,表示关闭。
net.ipv4.tcp_fin_timeout =30#修改系默认的 TIMEOUT 时间

然后执行 /sbin/sysctl -p 让参数生效.

简单来说,就是打开系统的TIMEWAIT重用和快速回收。

Linux更多性能优化

如果您的系统的连接数本身就很多,如果以上配置调优后性能还不理想,可以再优化一下TCP的可使用端口范围,进一步提升服务器的并发能力。依然是/etc/sysctl.conf文件中,加入下面这些配置:

vi /etc/sysctl.conf
#表示当keepalive起用的时候,TCP发送keepalive消息的频度。缺省是2小时,改为20分钟。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1200 
#表示用于向外连接的端口范围。缺省情况下很小:32768到61000,改为1024到65000。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000 
#表示SYN队列的长度,默认为1024,加大队列长度为8192,可以容纳更多等待连接的网络连接数。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8192 
#表示系统同时保持TIME_WAIT套接字的最大数量,如果超过这个数字,TIME_WAIT套接字将立刻被清除并打印警告信息。默认为180000,改为5000。对于Apache、Nginx等服务器,上几行的参数可以很好地减少TIME_WAIT套接字数量,但是对于 Squid,效果却不大。此项参数可以控制TIME_WAIT套接字的最大数量,避免Squid服务器被大量的TIME_WAIT套接字拖死。
net.ipv4.tcp_max_tw_buckets = 5000

Linux内核更多参数优化说明

vim /etc/sysctl.conf

1、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65536

记录的那些尚未收到客户端确认信息的连接请求的最大值。对于超过128M内存的系统而言,缺省值是1024,低于128M小内存的系统则是128。

SYN Flood攻击利用TCP协议散布握手的缺陷,伪造虚假源IP地址发送大量TCP-SYN半打开连接到目标系统,最终导致目标系统Socket队列资源耗尽而无法接受新的连接。为了应付这种攻击,现代Unix系统中普遍采用多连接队列处理的方式来缓冲(而不是解决)这种攻击,是用一个基本队列处理正常的完全连接应用(Connect()和Accept() ),是用另一个队列单独存放半打开连接。

这种双队列处理方式和其他一些系统内核措施(例如Syn-Cookies/Caches)联合应用时,能够比较有效的缓解小规模的SYN Flood攻击(事实证明<1000p/s)加大SYN队列长度可以容纳更多等待连接的网络连接数,一般遭受SYN Flood攻击的网站,都存在大量SYN_RECV状态,所以调大tcp_max_syn_backlog值能增加抵抗syn攻击的能力。

2、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 = 32768

每个网络接口接收数据包的速率比内核处理这些包的速率快时,允许送到队列的数据包的最大数目。

3、net.core.somaxconn = 32768

调整系统同时发起并发TCP连接数,可能需要提高连接储备值,以应对大量突发入局连接请求的情况。如果同时接收到大量连接请求,使用较大的值会提高受支持的暂挂连接的数量,从而可减少连接失败的数量。大的侦听队列对防止DDoS攻击也会有所帮助。挂起请求的最大数量默认是128。

查看实时内核实时丢包命令:

netstat-su

位置:/proc/sys/

4、net.core.wmem_default = 8388608

该参数指定了发送套接字缓冲区大小的缺省值(以字节为单位)

5、net.core.rmem_default = 8388608

该参数指定了接收套接字缓冲区大小的缺省值(以字节为单位)

6、net.core.rmem_max = 16777216

该参数指定了接收套接字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以字节为单位)

7、net.core.wmem_max = 16777216

该参数指定了发送套接字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以字节为单位)

8、net.ipv4.tcp_timestamps = 0

Timestamps可以防范那些伪造的sequence号码。一条1G的宽带线路或许会重遇到带out-of-line数值的旧sequence号码(假如它是由于上次产生的)。时间戳能够让内核接受这种“异常”的数据包。这里需要将其关掉,以提高性能。

9、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 = 2

对于远端的连接请求SYN,内核会发送SYN+ACK数据报,以确认收到上一个SYN连接请求包。这是所谓的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机制的第二个步骤。这里决定内核在放弃连接之前所送出的SYN+ACK数目。不应该大于255,默认值是5,对应于180秒左右时间。(可以根据tcp_syn_retries来决定这个值)

10、net.ipv4.tcp_syn_retries = 2

对于一个新建连接,内核要发送多少个SYN连接请求才决定放弃。不应该大于255,默认值是5,对应于180秒左右时间。(对于大负载而物理通信良好的网络而言,这个值偏高,可修改为2.这个值仅仅是针对对外的连接,对进来的连接,是由tcp_retries1 决定的)

#net.ipv4.tcp_tw_len = 1

11、net.ipv4.tcp_tw_reuse = 1

表示开启重用,允许将TIME-WAIT Sockets重新用于新的TCP连接,默认为0,表示关闭。这个对快速重启动某些服务,而启动后提示端口已经被使用的情形非常有帮助。

12、net.ipv4.tcp_mem = 94500000 915000000 927000000

tcp_mem有3个INTEGER变量:low, pressure, high

low:当TCP使用了低于该值的内存页面数时,TCP没有内存压力,TCP不会考虑释放内存。(理想情况下,这个值应与指定给tcp_wmem的第2个值相匹配。这第2个值表明,最大页面大小乘以最大并发请求数除以页大小 (131072*300/4096)

pressure:当TCP使用了超过该值的内存页面数量时,TCP试图稳定其内存使用,进入pressure模式,当内存消耗低于low值时则退出pressure状态。(理想情况下这个值应该是TCP可以使用的总缓冲区大小的最大值(204800*300/4096)

high:允许所有TCP Sockets用于排队缓冲数据报的页面量。如果超过这个值,TCP连接将被拒绝,这就是为什么不要令其过于保守(512000*300/4096)的原因了。在这种情况下,提供的价值很大,它能处理很多连接,是所预期的2.5倍;或者使现有连接能够传输2.5倍的数据。

一般情况下这些值是在系统启动时根据系统内存数量计算得到的。

13、net.ipv4.tcp_max_orphans = 3276800

系统所能处理不属于任何进程的TCP sockets最大数量。假如超过这个数量﹐那么不属于任何进程的连接会被立即reset,并同时显示警告信息。之所以要设定这个限制﹐纯粹为了抵御那些简单的DoS攻击﹐千万不要依赖这个或是人为的降低这个限制

14、net.ipv4.tcp_fin_timeout = 30

如果套接字由本端要求关闭,这个参数决定了它保持在FIN-WAIT-2状态的时间。对端可以出错并永远不关闭连接,甚至意外当机。缺省值是60秒。2.2 内核的通常值是180秒,你可以按这个设置,但要记住的是,即使你的机器是一个轻载的WEB服务器,也有因为大量的死套接字而内存溢出的风险,FIN-WAIT-2的危险性比FIN-WAIT-1要小,因为它最多只能吃掉1.5K内存,但是它们的生存期长些。

15、net.ipv4.ip_conntrack_max = 10000

设置系统对最大跟踪的TCP连接数的限制(CentOS 5.6无此参数)

同时还涉及到一个TCP 拥塞算法的问题,你可以用下面的命令查看本机提供的拥塞算法控制模块:

sysctlnet.ipv4.tcp_available_congestion_control

对于几种算法的分析,详情可以参考下:TCP拥塞控制算法的优缺点、适用环境、性能分析,比如高延时可以试用hybla,中等延时可以试用htcp算法等。

如果想设置TCP 拥塞算法为hybla

#设置TCP 拥塞算法
net.ipv4.tcp_congestion_control=hybla

对于内核版高于于3.7.1的,我们可以开启tcp_fastopen:

#开启tcp_fastopen
net.ipv4.tcp_fastopen= 3

Iptables相关

如非必须,关掉或卸载iptables防火墙,并阻止kernel加载iptables模块。这些模块会影响并发性能。

IO事件分配机制

在Linux启用高并发TCP连接,必须确认应用程序是否使用了合适的网络I/O技术和I/O事件分派机制。可用的I/O技术有同步I/O,非阻塞式同步I/O,以及异步I/O。在高TCP并发的情形下,如果使用同步I/O,这会严重阻塞程序的运转,除非为每个TCP连接的I/O创建一个线程。但是,过多的线程又会因系统对线程的调度造成巨大开销。因此,在高TCP并发的情形下使用同步I/O是不可取的,这时可以考虑使用非阻塞式同步I/O或异步I/O。非阻塞式同步I/O的技术包括使用select(),poll(),epoll等机制。异步I/O的技术就是使用AIO。

从I/O事件分派机制来看,使用select()是不合适的,因为它所支持的并发连接数有限(通常在1024个以内)。如果考虑性能,poll()也是不合适的,尽管它可以支持的较高的TCP并发数,但是由于其采用“轮询”机制,当并发数较高时,其运行效率相当低,并可能存在I/O事件分派不均,导致部分TCP连接上的I/O出现“饥饿”现象。而如果使用epoll或AIO,则没有上述问题(早期Linux内核的AIO技术实现是通过在内核中为每个I/O请求创建一个线程来实现的,这种实现机制在高并发TCP连接的情形下使用其实也有严重的性能问题。但在最新的Linux内核中,AIO的实现已经得到改进)。

感谢各位的阅读,以上就是“Linux高并发踩过的坑及性能实例分析”的内容了,经过本文的学习后,相信大家对Linux高并发踩过的坑及性能实例分析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具体使用情况还需要大家实践验证。这里是亿速云,小编将为大家推送更多相关知识点的文章,欢迎关注!

向AI问一下细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果涉及侵权请联系站长邮箱:is@yisu.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AI